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紅頭阿三從軍記

之前寫了幾篇知識+ 的文章後,接著去了旅行,寫作之事暫時放下;回來後本想著繼續寫完「八一建軍節」全文,不過心緒不靈,總覺有事不吐不快,寫不下筆,所以只有暫時再擱下,寫些自己想寫的東西。先前寫過香港保衛戰,前文提到英軍中的印度籍軍人不穩的情況,想說明一些,所以就寫寫印度兵在二戰的情況,不過就不是寫英軍中的印度兵,而是在納粹德國轄下的印度兵,想不到吧!不過這確是事實,睇相啦: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1頁。

近期在整理資料,在一本名為「閃電戰」的軍事雜誌中找到一份介紹納粹德國轄下的印度兵資料,現時節錄一些供各位網友分享。納粹德國轄下的印度兵被稱為「自由印度軍團」,成立於1942年8月26日,在名為「柯尼希布呂克」的地點進行成立儀式,正式宣誓向納粹德國效忠。睇相: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5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6頁。
 
自由印度軍團在1942年12月的編制轄兩個營,第1營轄5個連(第1至第5連),第2營轄3個連(第6至第8連);軍團人數超過2千人,當中亦包括一些德國士兵與軍官;軍團裝備有1門175毫米炮及1門150毫米反坦克炮,各連還裝備有2門120毫米迫擊砲;軍團成員配備德式頭盔、冬裝為德國國防軍野灰色制服,夏裝為德式或意大利式黃褐色制服,基本上印度軍團的裝備與制式,與德國國防軍分別不大。睇相先,相中人夠靚仔嗎?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6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9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9頁。

至於會有自由印度軍團的出現,實源於軸心國想結合各方反英勢力的政策而生的。最早於1941年已開始招募印度籍戰俘轉投軸心國,不過招募成效並不理想,直到一個人物出現,那人就是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了。他是誰?睇相啦: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3頁。
 
鮑斯是一名來自加爾各答的律師,不過原來在當年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中,鮑斯的地位非常重要,鮑斯曾擔任印度國大黨的主席,與聖雄甘地齊名,繼續睇相啦: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8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8頁。

鮑斯與甘地雖然同為印度爭取獨立,不過手段就有所不同,甘地主張非暴力的抗爭手段,而鮑斯卻主張武力抗爭。1941年鮑斯到達柏林,獲得納粹德國方面尤其是國防軍的大力支持,希特拉更授意鮑斯宣稱自己為「印度流亡政府」的領導人,鮑斯更成立「印度解放軍」,1942年9月正式開始招募工作,招募最初以在德國留學的大學生、商人及流亡人士為主,不過僅招募到十名的志願者。1942年12月,鮑斯到了位於安娜堡的印度戰俘營,戰俘營關押著約1萬名印度籍軍人,他們主要是隆美爾將軍在北非戰場擊敗英軍時所俘獲的戰俘,鮑斯鼓吹與軸心國合作,擊敗英國之後解放印度。在鮑斯的演說下,獲得近百名的投誠者參加,之後鮑斯在弗蘭肯堡戰俘營又爭取得約六百名的志願者,德軍印度部隊初具形制,並在8月26日正式成軍。是為自由印度軍團。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3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4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5頁。

自由印度軍團雖然成軍,也獲得足夠的裝備,不過德國軍方一直沒有讓自由印度軍團參與戰事。推測德國當時的想法是想在擊敗英國之後,才會動用這支部隊來解放印度。不過德國一直未能擊敗英軍,同時在北非的戰事也一再受挫,計劃通過中東打通印度之路似是遙不可及。鮑斯也意識到藉德國人的力量未必能達到印度獨立,所以鮑斯在1943年2月3日與部份追隨者轉到日本去,鮑斯目的是轉而和日本人合作。至於自由印度軍團此時的成員已增加至3,500人,軍團的指揮由庫爾特.克拉佩中校率領,軍團亦被調往荷蘭的貝弗洛成為第16空軍野戰師的一部。1943年7月7日印度軍團按德國正規軍編制,成為德國模式的標準步兵團、第950(印度)步兵團,再睇相: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7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7頁。

第950(印度)步兵團轄3個營,第1營轄第1至4步兵連,第2營轄第5至第8連,第3營轄第9至12連,團部尚配有一個炮兵連、一個反坦克連及一個工兵連。從配備來看,第950團編制完整,武器裝備充足,人員滿編,有印度籍人員擔任軍官。有趣的是步兵團中軍人包含不同信仰與地區族群,有回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有旁普地區的賈特人、印度北部的拉其普特人、印度中西部的馬拉地人受加爾瓦里人。英軍管理印度兵一般是分而治之,避免軍隊內士兵因宗教信仰或生活習慣差異而引起衝突;不過在納粹德國的印度步兵團中各人可以擯棄矛盾,同甘共苦,可見投效納粹德國的印度人渴求獨立的熱忱。之後步兵團中的回教徒申請加入黨衛軍的13山地師,即是名為「聖刀師」的部隊,雖然希姆萊支持這次安排,不過黨衛軍總參謀部以聖刀師是歐洲回教徒,與印度回教徒不同而作罷。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59頁。

到1944年第950(印度)步兵團編入「印度國民軍」的行列。印度國民軍是鮑斯在日本人支持下組成的「自由印度流亡政府」領導下的軍隊,除第950(印度)步兵團外尚有3個師之多,不過這些部隊主要在亞洲。之後印度國民軍在緬甸與英軍作戰,第950(印度)步兵團無緣參戰。所以步兵團過了一段太平日子,直到1944年5月,步兵團第9連要求到意大利參戰,德國人如其所願,第9連調到意大利東部佩斯卡拉港的第433師278團燧發槍手營服役,在5月底與整個6月,第9連終於與英軍及英軍轄下的印度第4及8師交戰,真是印度人打印度人了!之後第9連一直奉命後撤,退守拉文納至1945年4月,被盟軍包圍後全連投降。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0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0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3頁。

至於第950(印度)步兵團其他各連則調到法國的波爾多地區從事反游擊戰,對抗法國反納粹游擊隊,直到1944年8月8日,第950(印度)步兵團被併入武裝黨衛軍行列,指揮官亦改由黨衛軍的海因茨.貝特靈准將擔任;1945年2月貝特靈准將調職至蘇聯戰場,改由黨衛軍上校庫爾特.克拉佩接任。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確實有一支印度籍的黨衛軍!1944年8月15日黨衛軍印度軍團接到撤退到德國的命令,撤退中軍團受到法國游擊隊襲擊,40人陣亡,250人被俘,軍團的士氣大受打擊。1945年3月23日希特勒元首會議後,軍團奉命將武器移交黨衛軍第18“豪斯特.威塞爾”裝師甲擲彈兵師,這個命令意味著軍團的末日將至!所以軍團的印度兵想逃到瑞士尋求庇護,不過並不成功,1945年德國投降,黨衛軍印度軍團也跟著投降。投降後軍團部份成員被法國人槍斃,餘下的移交英國處理。部份被送回印度關押。不過在印度人心目中,軍團成員不被視為叛徒,反而被視為國家獨立的英雄,因此許多軍團成員都獲得寬大處理,部份更成為獨立後印度國民軍的成員。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4頁。

至於遠在亞洲的印度國民軍,先說說其來源。印度國民軍源自日本攻陷東南亞時的英軍戰俘,馬來戰役日軍俘獲6萬名戰俘,其中不少為印度籍士兵。1942年12月英軍從緬甸敗退後,日軍任命一名印度錫克教少校軍官莫漢.辛格負責組織反英的印度軍,結果一支由印度人及東南亞人混編而成的部隊出現了,這支部隊成立時人員達33,000人,共編成3個師,是為印度國民軍了。印度國民軍打著「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的旗號,正好配合日本人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宣傳路線。1943年鮑斯從德國秘密來到日本,與日本政府達成協議,東條英機更宣佈支持鮑斯以達至印度「完全獨立」。1943年10月21日「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在新加坡宣佈成立,由鮑斯出任臨時政府的國家元首、總理、軍事部長、外交部長及印度國民軍最高司令官,1943年10月24日,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宣佈對英美宣戰。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6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6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7頁。

不過好景不常,1944年印度國民軍協同在緬甸前線的日軍進攻印度,在英帕爾被英軍擊潰,日軍撤退,印度國民軍也損失慘重,鮑斯自由印度之夢就此破滅。1945年日軍戰敗,在8月17日鮑斯乘搭一架“三菱”97式轟炸機由新加坡前往日本,希望轉道進入中國東北尋求蘇聯軍隊的庇護,不過坐機在台灣上空墜毀,鮑斯傷重死亡,終年48歲,而留在亞洲的印度國民軍最後向英軍投降,自由印度的故事最終落幕。


「一切為了印度」 ── 錢德拉.鮑斯


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興起,印度也是受影響的殖民地之一。而事實上鮑斯在印度爭取獨立的運動中,所作的貢獻與地位,不比聖雄甘地低,不過在歷史上鮑斯就藉藉無名,皆因當年鮑斯押錯注、站錯隊,選擇與納粹德國和日本人合作,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主義聲名狼藉,日本人也是侵略者的代表,鮑斯自然也不會有好名聲。查近代歷史,主要是由歐美史家主導的,自難事事客觀!鮑斯為了達至目的,不擇手段在所難免,在那動蕩紛亂的時局中,又有誰會預知自己所做的,日後會被定性為正為邪?事實上印度人也沒有忘掉鮑斯,印度獨立後也有為鮑斯立像紀念,睇相啦!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8頁。


節錄自「閃電戰」軍事雜誌第68頁。


比起中土炎黃子孫,禍國殃民的小人就被捧為民族英雄,為國為民者就被抹為「遊艇仔」、「腐敗無能」,純以成敗論英雄,就真是連印度亞差都不如啦!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點解要交稅

有問:「點解要交稅?」




咁請問你需不需要警察維持治安呢?有意外時的救護服務經費又是誰負責的呢?


其實交稅是維持政府運作的經費來源,而政府有責任維持社會治安、提供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服務。此外本地政府尚有的重要職能是維持金融穩定及發行貨幣,而發行貨幣對市民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試想如果沒有足夠的貨幣供應,市民購物要回到用物品交換的日子,生活如何過?而發行貨幣是需要政府提供經費,因為我們日常用的紙幣雖是銀行發行的,但日常用之輔幣則是由政府負責鑄造。而鑄造經費是要補助的,例如常用的一、二毫,鑄造成本當然不會只需一、二毫啦!但其使用價值就只值一、二毫,中間的差額就需要政府的補助的。試想如果日常生活沒了輔幣,生活會是怎樣?


此外,道路建設、開發土地、興建公屋等等建設項目,都是不能以收回成本的方式推行,欠缺的經費就由稅收支付。所以如果以中國人「輕徭薄賦」的觀念,清代乾隆皇永不加賦的做法,往往認為是德政,其實是莫大的禍害!試想政府收入少,開支自然少,清代地方政府經費少,連治安也攪不好,基層官員收入少,靠貪污為生,這樣無法無天的日子,誰願意過?



於2006-07-12 12:05:23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71200944

以前打工仔

有問:「我想問點解被解僱會叫做「炒魷魚」??」




其實「炒魷魚」一詞,源於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時期。


因為香港戰前的僱傭情況,是分長工及臨時工的,臨時工多是苦力等勞動工作,一般都是即日招聘,工作完即時發薪,有需要再招聘,所以就不存在解僱的情況。


至於長工,一般都會提供食宿,所以僱員就會住在工作地點,或工作提供的住宿宿舍。而以前勞資關係講求人情味,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解僱僱員,除非僱員不老實,或是業務不好,需要裁員,才會解僱,但都儘量集中在年尾,因為戰前僱用員工,長工多是一年制,做到年尾才發薪及放年假。所以要解僱員工就在年尾,會先為要解僱者計清薪金,發給員工,之後在做完尾禡放年假時,員工放假回鄉,被解僱的員工亦要收拾個人行李離去。在這傷感的時候,又有誰有心情執東西,多數都是隨便用張蓆將個人衣物用品,卷成長條帶走,成為一條魷魚狀,就叫炒魷魚。另亦會用一塊布將個人物品包起帶走,就叫執包服,兩者都是代表解僱的意思。



於2007-01-03 17:21:13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122903376

參謀長

有問:「想問下參謀長其實是甚麼人? 主要擔任啥角色? 要做參謀長通常要有甚麼條件及特質?」


問參謀長是甚麼人?也應該順道問問參謀長大還是將軍大嘛!哈!哈!都是時間本人來吹吹水啦!


參謀長、或是參謀,主要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制定計劃,然後執行計劃,就是如此了。事事上任何將軍,在正統的軍行體制下,都必須經過擔任軍中參謀的階段,才可以升上將官一級。陸軍部隊中師及軍兩個主要的戰術與戰略指揮單位都會設參謀部門,所以軍中就不止一個參謀,而是一班參謀,一班參謀就自然需要設個參謀長管理。現代軍事作戰,最重要的是作戰計劃。作戰計劃包括兵員調配、任務編組、部隊的進軍路線、駐停地點安排、武器裝備的運補等等,都要事前計劃好,不能到時才算,如不好好分配安排部隊只會陷入混亂。試想一個師小說有成過萬人員,單是分配運輸工具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務;而過萬人一天消耗多少糧食物資?一場戰鬥又會消耗多少武器彈藥?基本上軍人不止需要武器作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小如針線鞋油,大如軍營睡床都由軍方供應,這許許多多物資,小說數以百種!所以單是簡單的一次進軍或戰鬥任務,往往耗上千噸物資、過百種物種!這千多噸物資雜物如何運到前線、如何有效分配到前線部隊上,這都要看參謀的本領了。此外參謀尚要管情報收集,瞭解敵軍戰力才能做出有效的作戰計劃。所以參謀雖不具備實際的指揮權,事實上既是指揮官的實習者,同時也是統制整個部隊各項大小事務的實務者,其角色重要性不比指揮官遜色。


以下講的參謀,主要是以陸軍為主,其他如海軍與空軍都有參謀,其本源與陸軍不盡同,若要介紹可能寫多幾萬字都寫不完,所以都是只寫陸軍算了。要說陸軍體系的參謀起源,早期參謀的訓練與職務,主要是繪製地圖。因為行軍作戰,前進路線、部隊駐息與武器運補,都與地理有關。試想地圖上的地型圖與比例代表甚麼,如果攪不清又如何設定最合適的行軍路線?如何選取最完全最有效的補給路線?時至今天,作為參謀就要具備等同大學水平的軍事學養才可以出任,未說清楚為何如此前也要解釋一些軍事知識才會明白。


首先要解釋的是師與軍的分別,看了知識+良久也沒有人能說明兩者之分別,只能說出從屬關係,就很可惜。「師」者最直接的解釋是「一個多兵種的協調指揮架構」,而軍就是「戰略與補給」的行政架構。在陸軍來說,有多個兵科,以前有步兵、騎兵、砲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等多個兵科,不能盡錄。而現代還要加上裝甲兵、醫療、衛生、甚至航空兵。每個兵科都是一個專業,不能混編,也不能亂指揮。一般軍官會在軍校選修一個兵科學習,畢業後就派到所習專科部隊中服務,即是步兵科畢業的軍官,是不會派到砲兵科來的,因為根本不懂指揮,崗位錯配只會壞事!


而入伍服務的軍官,都會由最基本的少尉級(有些國家的部隊是見習官或是准尉)幹起,按表現及服務年資循步晉升。而當軍官升到校級的軍階(即是少校、中校級),就要決定前程如何。因為在陸軍體制內,上校與少將雖一階之隔,卻是天地之別!在校級任內的軍官,如果想升將軍,就一定要找機會再進修。因為一般軍校所提供的訓練,只是某個專科的基本戰鬥訓練,而只有小許的戰略理論訓練;而且軍校畢業生,只具備某一兵科的指揮知識,而少將級最少擔任旅長,現時會是擔任師長,而師部之下除了步兵之外,尚有其他兵種如砲兵、工兵等,步兵科出身的軍官就算指揮卓越,面對其他兵科的專業也只是個外行人,又那會指揮得到?同一道理,其他兵科出身的軍官自然也不會懂指揮步兵團。所以要升將官做師長,就一定要再進修,掌握其他兵科的指揮理論,才可升官。如在校級內考不到進修的機會,就最多只能升到上校就要退役了。


軍官升將級,進修的學歷就不可能太低,一般都要達到等同大學學歷、甚至更高的軍事學歷才合格。而軍官在進修畢業後,回到部隊就要找當參謀的職位。參謀一般在師部有參謀部,不過一些軍隊團級也有設參謀,不過到師部當參謀,就可實習指揮其他兵科的機會,完成師部參謀的歷練後,才具備升將軍及擔任師長的資格。


至於軍一級,除了轄下有戰鬥部隊外,軍部還包括龐大的行政部門。軍部的組織,除了醫療衛生部門外,尚有通訊、運輸、會計、軍法、軍需、軍械等部門,都是文職的行政部門。當軍長就要管這許許多多的不同部門,就不止要懂打仗的知識了,還要管行政,所以沒有當參謀的歷練,就不可能具備所需的行政能力,也是不合格了。


篇幅所限,只吹到這裡啦!順帶一提,參謀中表現最專業者,也是德國在二次大戰中的參謀了。二戰時的德國陸軍參謀,不止做計劃精密完善,改變計劃更是一流。可惜二戰德軍戰敗成了大花面,德軍精彩的參謀專業就成絕響。



於2009-08-25 20:44:57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82500064

論鄉約

有問:「八鄉、十四鄉、十八鄉有沒有關係?」


從地理上來看,三地是沒有關係的,茲抄維基一些資料,介紹三地之位置,來做前言,做抄書黨如下:


『1. 八鄉
八鄉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鄉村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新界原居民在此居住。八鄉位於盆地之中,被觀音山、大帽山、蓮花山及雞公山等山頭所包圍,西面與錦田鄰接,南面則與石崗鄰接。


八鄉面積約有15.5平方哩,共有30條村落,人口約3萬人。由於附近有河流提供水源,早年盛產稻米,並為清朝進貢品。八鄉的名稱來源有多個版本,較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由於早期共有八條村莊,因而命名為八鄉。


八鄉現有鄉村分別為七星崗村、長江村、長埔村、竹坑村、下輋村、河背村、金錢圍、甲龍村、蓮花地村、馬鞍崗村、吳家村、牛徑村、彭家村、石湖塘村、上輋村、上村(本人以前就是住在上村了)、水盞田村、水流田村、打石湖村、大江埔村、大窩村、田心村、橫台山村、元崗村、元崗新村、雷公田村。


2. 十八鄉
十八鄉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元朗市中心的東南面,本身由十八個鄉村組成,可是經過多年後,現在已增至原居民村26條及居民村4條,合共30個村圍。而十八鄉立鄉,是因為新界西元朗錦田一帶,鄧姓人多勢眾,在爭奪水土資源上,比許多雜姓圍村優勝,所以十八鄉一帶的村民,就組織起來,在大樹下天后廟起誓立鄉,以抗衡鄧族的欺壓,至今天后廟仍是十八鄉圍村一重要祭祀地點。


十八鄉現有鄉村分別為大棠村、山貝村、大圍村、下攸田、上攸田、大橋村、木橋頭、水蕉老圍、水蕉新村、瓦窰頭、白沙村、田寮村、西邊圍、東頭村、南邊圍、南坑村、英龍圍、紅棗田村、馬田村、深涌村、黃屋村、黃泥墩、港頭村、塘頭埔、楊屋村、蔡屋村、大旗嶺、山貝涌口、崇正新村、龍田村。


3. 十四鄉
十四鄉位於香港西貢北約,企嶺下海沿岸,與沙田馬鞍山新市鎮及西貢區相連。十四鄉包括鄉村有:鴨麻寮、輋下、將軍里、樟木頭、企嶺下老圍、企嶺下新圍、官坑、馬牯纜、泥涌、西徑、西澳、大洞、田寮、井頭、黃竹洋及榕樹澳等村落。居民多從事漁樵及農耕生活。企嶺下老圍是十四鄉中歷史最悠久的村落,現在的圍村建於清朝中葉,圍址建在大石砌築的高臺上,圍牆及圍門用雜石及灰泥塑上,堅固古樸,圍後為陡峭山坡。』


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八鄉位於元朗之東,十八鄉位於元朗之南,而十四鄉位於西貢,三個鄉區都有原居民村,而且是雜姓村為主,姓氏也各有本源,並無太大關係,所以表面上來看,就是沒有關係的。



不過三者都叫鄉,背後實有淵源,這淵源就是在中國出現了近一千年的「鄉約」制度了。其實在中國民間,主宰民事的就是鄉約制度,而不是儒家,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就是鄉約了。鄉約在中國影響很大而深遠,廣及全國各地,但史家研究的不多,因為不入治亂興衰與皇朝爭霸,不過我們仍可以從新界的一些地名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而鄉約實是甚麼,又要抄書了:


『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陝西藍田呂大鈞(1031-1082)首創《呂氏鄉約》。鄉約者,為鄰里鄉人,互相勸勉,以相助協濟為目的之一種制度,有如下幾個特點:


1、 自願加入;
2、 由眾人推選領導人,「約正一人或二人,眾推正直不阿者為之。專主平決賞罰當否」;
3、 以聚會的形式,使鄉人相親,淳厚風俗。「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
4、 賞罰公開,「遇聚會,則書其善惡,行其賞罰」。用記錄在案督促眾人,用開除懲罰不可救藥的;
5、 議事民主,「若約有不便之事,共議更易」。


鄉約內容豐富,約規包含四大項:1、德業相勸;2、過失相規;3、禮俗相交;4、患難相恤。其中患難相恤的項目包括:水火、盜賊、疾病、死喪、孤弱、誣枉和貧乏七項,約中人據事情緩急,由本人、近者及知情者,告主事或同約,給予救助。在鄉約制度下,透過教化,發揮人的愛心,為少數疲、癃、殘、疾、恂、獨、鰥、寡者提供了社會保障。


而到了南宋時機,朱熹稍為修改了呂大鈞(1031--1082)之「鄉約」,增加了「月旦集會讀約之禮」,而撰成「增損呂氏鄉約」。朱熹本的鄉約從此取代了「呂氏鄉約」,在中國及韓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朱熹特別重視社會教育,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一大特徵。除了利用鄉約這種地方性自願團體來從事教育民眾的工作之外,朱熹也提倡用榜文,勸諭文來傳播儒家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到民間。雖然教育的對象及方式不同,可是我們可以看出朱熹所主張的人文教育精神貫穿了書院、大學、小學、鄉約、勸諭文種種教育制度或方式。


鄉約的內容分成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四部份,詳細地陳列大家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生活之禮儀,和不可以犯的過失。在朱熹的構想裏,鄉約基本上是民間互助的自願團體,多少帶有協調政府與個人之間的利益與衝突的社會功能。人民可以自動加入或退出鄉約組織。而且鄉約的領導人物,約正,副約正,直月等,是由約中的人所推舉出來的,可說代表了相當的「民意」基礎。由於它本質上是私人的自願團體,鄉約為人排解紛爭以及處罰犯過之人的力量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對朱熹來說,鄉約主要還是一個民眾教育的組織。』




抄完!所以鄉約原本是個由民間自發組成的互助及教化組織,參與與否,純個人自由。不過到了清代,就成了鉗制人民及吃人禮教的組織。因為清代地方駐兵不多,縣衙在維持決安上也沒有太大能力,就容許鄉村自組鄉約,同時組織團練鄉勇,以維持地方秩序,這些鄉勇就是衣服胸前掛「勇」字的了,而非清兵掛勇字。因為地方治安由地方做,鄉民就成鄉約管理對象,加上那時漢人不願入滿族的衙門,有糾紛都在鄉內解決。不過依的鄉例,實是由鄉值或鄉內地主長老的個人主觀意願來解說,即是鄉約造就了這些「土皇帝」,獨攬司法與治安大權,而鄉民文盲為主,無知識就只有任由這些土皇帝魚肉,無申辯之機會。


所以清代社會風氣敗壞,人民保守怕事,就不是華夏文化與儒家思想傳統,實是鄉約制度之末流所致。因為整個鄉約運作,原以互相指正的教化為主,不過到了清代,鄉約以道德而非法律為標準管治,而道德價值,人人相異,無客觀標準,若行為不為人欣賞,甚至給人說閒話,就會成眾矢之的,甚至被趕上絕路!試想你要限制自己的行為,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這期望是沒有範圍準則,多吃人!



於2007-08-31 23:56:12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8310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