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想問下參謀長其實是甚麼人? 主要擔任啥角色? 要做參謀長通常要有甚麼條件及特質?」
問參謀長是甚麼人?也應該順道問問參謀長大還是將軍大嘛!哈!哈!都是時間本人來吹吹水啦!
參謀長、或是參謀,主要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制定計劃,然後執行計劃,就是如此了。事事上任何將軍,在正統的軍行體制下,都必須經過擔任軍中參謀的階段,才可以升上將官一級。陸軍部隊中師及軍兩個主要的戰術與戰略指揮單位都會設參謀部門,所以軍中就不止一個參謀,而是一班參謀,一班參謀就自然需要設個參謀長管理。現代軍事作戰,最重要的是作戰計劃。作戰計劃包括兵員調配、任務編組、部隊的進軍路線、駐停地點安排、武器裝備的運補等等,都要事前計劃好,不能到時才算,如不好好分配安排部隊只會陷入混亂。試想一個師小說有成過萬人員,單是分配運輸工具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務;而過萬人一天消耗多少糧食物資?一場戰鬥又會消耗多少武器彈藥?基本上軍人不止需要武器作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小如針線鞋油,大如軍營睡床都由軍方供應,這許許多多物資,小說數以百種!所以單是簡單的一次進軍或戰鬥任務,往往耗上千噸物資、過百種物種!這千多噸物資雜物如何運到前線、如何有效分配到前線部隊上,這都要看參謀的本領了。此外參謀尚要管情報收集,瞭解敵軍戰力才能做出有效的作戰計劃。所以參謀雖不具備實際的指揮權,事實上既是指揮官的實習者,同時也是統制整個部隊各項大小事務的實務者,其角色重要性不比指揮官遜色。
以下講的參謀,主要是以陸軍為主,其他如海軍與空軍都有參謀,其本源與陸軍不盡同,若要介紹可能寫多幾萬字都寫不完,所以都是只寫陸軍算了。要說陸軍體系的參謀起源,早期參謀的訓練與職務,主要是繪製地圖。因為行軍作戰,前進路線、部隊駐息與武器運補,都與地理有關。試想地圖上的地型圖與比例代表甚麼,如果攪不清又如何設定最合適的行軍路線?如何選取最完全最有效的補給路線?時至今天,作為參謀就要具備等同大學水平的軍事學養才可以出任,未說清楚為何如此前也要解釋一些軍事知識才會明白。
首先要解釋的是師與軍的分別,看了知識+良久也沒有人能說明兩者之分別,只能說出從屬關係,就很可惜。「師」者最直接的解釋是「一個多兵種的協調指揮架構」,而軍就是「戰略與補給」的行政架構。在陸軍來說,有多個兵科,以前有步兵、騎兵、砲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等多個兵科,不能盡錄。而現代還要加上裝甲兵、醫療、衛生、甚至航空兵。每個兵科都是一個專業,不能混編,也不能亂指揮。一般軍官會在軍校選修一個兵科學習,畢業後就派到所習專科部隊中服務,即是步兵科畢業的軍官,是不會派到砲兵科來的,因為根本不懂指揮,崗位錯配只會壞事!
而入伍服務的軍官,都會由最基本的少尉級(有些國家的部隊是見習官或是准尉)幹起,按表現及服務年資循步晉升。而當軍官升到校級的軍階(即是少校、中校級),就要決定前程如何。因為在陸軍體制內,上校與少將雖一階之隔,卻是天地之別!在校級任內的軍官,如果想升將軍,就一定要找機會再進修。因為一般軍校所提供的訓練,只是某個專科的基本戰鬥訓練,而只有小許的戰略理論訓練;而且軍校畢業生,只具備某一兵科的指揮知識,而少將級最少擔任旅長,現時會是擔任師長,而師部之下除了步兵之外,尚有其他兵種如砲兵、工兵等,步兵科出身的軍官就算指揮卓越,面對其他兵科的專業也只是個外行人,又那會指揮得到?同一道理,其他兵科出身的軍官自然也不會懂指揮步兵團。所以要升將官做師長,就一定要再進修,掌握其他兵科的指揮理論,才可升官。如在校級內考不到進修的機會,就最多只能升到上校就要退役了。
軍官升將級,進修的學歷就不可能太低,一般都要達到等同大學學歷、甚至更高的軍事學歷才合格。而軍官在進修畢業後,回到部隊就要找當參謀的職位。參謀一般在師部有參謀部,不過一些軍隊團級也有設參謀,不過到師部當參謀,就可實習指揮其他兵科的機會,完成師部參謀的歷練後,才具備升將軍及擔任師長的資格。
至於軍一級,除了轄下有戰鬥部隊外,軍部還包括龐大的行政部門。軍部的組織,除了醫療衛生部門外,尚有通訊、運輸、會計、軍法、軍需、軍械等部門,都是文職的行政部門。當軍長就要管這許許多多的不同部門,就不止要懂打仗的知識了,還要管行政,所以沒有當參謀的歷練,就不可能具備所需的行政能力,也是不合格了。
篇幅所限,只吹到這裡啦!順帶一提,參謀中表現最專業者,也是德國在二次大戰中的參謀了。二戰時的德國陸軍參謀,不止做計劃精密完善,改變計劃更是一流。可惜二戰德軍戰敗成了大花面,德軍精彩的參謀專業就成絕響。
於2009-08-25 20:44:57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82500064
速評2013通識卷二
1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