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中德軍事合作與國軍機械化

抱歉近日事忙,加上在Yahoo知識+ 中有幾條有興趣答的問題想答,因此抽時間答了,最近這幾篇都是答知識+的評論文章,順道在網誌發表,現時還有問題要寫,所以講「論八一建軍節」一文就要暫時脫稿,答完後會儘快續刊。


言歸正傳,知識+有問中德軍事合作,其實發問的樓主攪錯了,中德軍事合作不是國軍機械化,而是陸軍現代化計劃,即是整編師計劃。中國軍事落後,就不是中國軍人怕死、或是某人無能,而是中國工業落後。抗戰打得那麼爛,是因為日本有軍事再生能力,即是戰鬥中武器損耗,日本可以自行生產武器,補充戰損,中國卻沒有武器再生的能力!中國武器主要依靠入口。抗戰時國府已統一分散各省的兵工廠,槍械基本上可以自給,不過因為國產鋼材質量不穩定,製造槍械的鋼材乃是要依賴入口的,子彈的產量僅足戰鬥消耗的八成,其餘仍要入口,至於大砲及其他裝備更要入口。抗戰開打,日本主要攻佔中國沿海城市,目的是斷中國武器入口,中國軍隊就陷入困境!沒有武器彈藥補給,這仗怎打?難道用屎桶尿壺就能大破日軍乎?所以當年那些吵著要抗戰的所謂愛國學者學生,就應該反省一下他們所做的是否真的在愛國?


至於蔣介石進行的陸軍整編師計劃,目的是提昇國軍的戰鬥能力,以對付日軍,其編組不在進行機械化。整編師主要是以國軍編遣後成立的「標準師」為基礎進行調整,標準師一師三旅六團,人數約兩萬人。彷照德國陸軍師的編制一師四團調整,不過不同的是國軍仍維持旅級編制,即一師兩旅四團,外加一個補充團及砲兵團,而整編師改編的重點,是在每師加強砲兵的配置、以及師級在補給及行政的功能。整編師編組見圖:



節錄自「打日戰史論集」一書第28頁。


整編師計劃同時兼顧兵工廠的生產量:

節錄自「打日戰史論集」一書第24-25頁。


圖表顯示,新制整編師其實有兩個編制,一個是配山砲團,人員為17,584人,配野砲團的人員編制為17,170人。師部設有完整的參謀處、軍械及軍需處,此外亦增加支援兵科如工兵營、通訊兵營及輜重兵營等,師部與團部配有特務連/排,特務連/排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及審問戰俘。有趣的事是整編師編制中確立師轄馬匹配置的數量,可見當年整編師編組的方向不是向機械化或戰車師的發展方向,整編師提昇運輸及機動能力,乃是建基於馬匹的配備!


至於中國有裝甲部隊,主要是蔣介石的個人興趣。北伐戰時北伐軍與北方軍團均曾使用鐵甲車交戰,蔣介石非常重視鐵甲車的應用;北伐軍勝利後也重新編組鐵甲車隊,不過那時鐵甲車的角色乃停留在以支援步兵的戰術理念上。直到1929年3月財政部稅警總團向英國採購了一批18部「考登勞爾特」一噸半小型戰車,編成國軍體系中第一隊戰車隊。不過中國有系統組建裝甲兵力,實要待到1934年4月徐庭瑤將軍率領18人的考察團,考察歐美列強裝甲兵力之後才開始,徐庭瑤將軍的考察團於1935年3月9日回國,之後寫成60萬字的報告書提交予蔣介石,蔣介石甚表讚同,陸軍交輜學校成立,校址位於南京市丁家橋,由徐庭瑤將軍任教育長,開始長遠的裝甲兵組建計劃。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11頁。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6頁。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7頁。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15頁。


事實上中國組建裝甲兵,就不是因為中德軍事合作,而是蔣介石重視裝甲兵的組建,徐庭瑤將軍可說是中國裝甲兵之父,中國裝甲兵的組建是綜合當年歐美列強的裝甲兵力為藍本而發展的,只是英法美日是同盟國,從英國入購的小型戰車防彈性不足,中國只能從德國入購較像樣的戰車,中國裝甲兵的發展才偏向德式裝備。篇幅所限,不想寫太多,詳細分析中國裝甲兵的文章將在本人網誌日後發表,想睇就要等啦!賣完廣告。


事實上當年中國除了有裝甲兵外,尚有部隊機械化的發展,睇相: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49頁。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57頁。



節錄自「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一書第56頁。


留下的篇幅主要是想寫東北軍,雖然本人會網誌日後發表「細說奉軍」的研究,不過仍想先寫一點。東北軍在九一八事件之前主要是「日式」裝備的。此情況源於張作霖做東三省督軍開始,張作霖當年起用楊宇霆做東北軍參謀長,楊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與日本人關係很早,張作霖與日本人合作以抗衡蘇聯對東三省的威脅,楊宇霆通過與日本人的關係,改革東北軍,同時在瀋陽建立全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東北軍之後入關作戰,彈藥武器補給全是自家的,靠的也是瀋陽這個兵工廠。日軍早年不重視機械化,東北軍當年機械化也不會強到那裡,不過東北軍最大的裝備是砲兵,當年直奉大戰,連外國軍事觀察家也概噗東北軍砲兵單日發砲量,比歐戰還多!東北軍砲兵打砲不停,源於瀋陽兵工廠砲彈供應不絕!亦因此,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繼任,向南京政府請求任名,意味張學良採取較親南京政府的政策,亦即是意味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會落入中國政府手中,日本當然不會安枕,所以發動九一八事變,既套下東三省的資源,也取回重金投資的瀋陽兵工廠!


至於東北軍在九一八時不抵抗,就不是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當年東北軍只是掛命在南京政府名下,實際上是聽令於張學良。東北軍既不是受命於南京政府,又怎會聽令不抵抗。實際下令不抵抗者是張學良才是,只是張學良是懦夫,敢做不敢認!


至於張學良為何下令不抵抗,那就要寫點背景資料。許多史家都該意隱瞞了在九一八事件前在中國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原大兵變」了!1929年南京政府實行兵役法,同時改革軍事,對各地軍隊進行編遣,組建60個標準師。不過因為師配額及編遺問題,與地方系統軍頭出現矛盾,最後釀成第一集團軍與第二、三集團軍在瀧海、津浦線上火拚,中央軍志在統一軍政,華北軍系志在保住飯碗,雙方都傾力一戰,結果雙方傷亡慘重,無力再戰,雙方膠著,在此時張學良致電支持南京政府,帶兵入關助戰,北方軍系因此瓦解,戰事結束。


事實上東北軍小說也是北方軍系旁支,在南北軍大戰之際卻支持以南方軍系為主的中央軍,實出人意表,有說是國民黨大員吳鐵城出關游說成功,也有說張學良為國為民,支持中央政府以消除內戰,事實上通通不是!張學良帶兵入關乃是舊軍閥打江山的作風,為的是自己的權力與名位。試想想張學良若支持北方軍團,南京政府必倒,那時南方的地盤只會落入北方軍團手中,東北軍遠在關外,入關搶南方地盤一定不及北方軍團,那時北方軍團一統中國,東北軍也只會淪為附庸。不過若支持南京政府,北方軍團瓦解,整個華北地盤就成為東北軍囊中物!中央軍那時兵疲力竭,要北上與東北軍爭華北地盤不會容易。事實上當時南北軍系已無力再戰,張學良只要發個電報支持一方,另一方只有跨台,用不著帶兵入關,所以張學良帶兵入關就不是助戰,實仍舊軍閥那一套。


問題就在張學良帶兵入關,1930年東北軍主力已入關,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東北那有軍隊抵抗?東北軍入關也要黨國大員出關游說才成,可見那時東北軍就不是聽令於南京政麼,又怎會甚麼命令都不聽,卻只聽蔣介石不抵抗之令?事實上就不是有不抵抗之命令,而是東北無兵可抵抗!而且東北軍成軍是在日本人支持下才成,東北軍將領中親日的成份很多,要抵抗也不會老實抵抗!在事變發生後,張學良就知無兵可用,所以就只有下令在東北餘下的守軍放棄抵抗,以減少犧牲。張學良滿以為可以透過政府角力可以討回東北,因為張學良敢於帶兵入關,在於曾對日本政界做過賄賂,日本政客不願見軍人坐大,張學良滿以為日本政客可以牽制軍方行動,所以就不急於武力抵抗。不過人算不如天算,關東軍佔領瀋陽後,在大帥府中抄出張學良賄賂日本政客的文件,那些收了賄賂的政客就噤若寒蟬了,東三省就是如此這般失掉,也使中日最後必須兵戎相見,日本侵華四年,仍不能將中國軍隊打敗,反成了殘兵敗將,日本不欲向中國投降,只有轉而發動太平洋戰爭,在東南亞掠奪資源以支持侵華戰事,最後引出世界大戰……。


至於東北軍接受德式裝備,仍是源於九一八之後,東北軍將領大都不再信張學良,都指責因為張學良這個紈絝子弟才攪得大家都失了老家,所以都投到南京政府接受收編,當年有18個師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收編,之後接受德式訓練。這批東北軍接受德式裝備是1935年之後的事,自然不可能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打回東北去,隨非世上有時光隧道!


 
這批東北軍投效南京政府,志在蔣介石指揮下打回東北,不過出師未捷,都在上海南京戰事中耗掉,成了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慨嘆!


於2009-09-02 21:27:09知識+ 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830021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