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日軍以戰養戰

有問:「抗日戰爭日軍的”以戰養戰”政策」


以戰養戰呀?當然要本人來吹吹水,解釋一吓真相如何。


其實要瞭解日本在二戰時的「以戰養戰」策略,就要先承認日本二戰時侵略中國戰敗的事實。事實上日本侵略中國,傷亡慘重,人力物力消耗不少,經濟頻臨崩潰邊緣,所以到1940年的日本,已和戰敗沒有分別,日本之所以能撐多四年,實仍「以戰養戰」之成效。日本因為國力雄厚而向美國宣戰,侵略亞洲這個說法,根本是個騙人的神話,你想信就顯示你是隻笨驢!


日本在1940年陷於敗跡,從日本發動攻擊珍珠港的戰事可以証明。攻擊珍珠港是一個很瘋強的軍事冒險行動,當年日本軍方,即海軍軍令部及大本營部都反對此次行動,因為要艦隊穿過美軍的防線不被發覺,攻擊遙遠的後勤基地,根本不合邏輯。戰爭開始前線基地受攻擊是理所當然,不過要繞過美軍警界攻擊後防基地,你當美軍全在睡大覺乎?不過當年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就獨排眾議,堅持要打珍珠港。因為山本考慮過日本海軍原有的對美作戰計劃,就算有勝算也不化算。其實日本海軍在向美國宣戰時,已有了一個既定的作戰計劃,計劃內容就是宣戰後攻擊菲律賓,菲律賓是美國的保護國,菲律賓受到攻擊美國海軍必定傾巢而出,遠航來救援,日本海軍就會先在菲律賓海域佈置主力艦隊與美軍艦隊決戰。根據這個計劃,美國海軍需要遠洋作戰,日本海軍則以逸待勞,日本處於優勢防守,勝算自然較高。不過山本認為美日海軍在菲律賓海運行傳統艦砲大戰,就算勝利也會有所損失,山本在致大本營部的文件就一再強調,就算日軍大勝美軍,日本之後也沒有經濟力再建新艦以補充海戰的損失,也就得不償!由此可見當年日本的經濟力了。山本更強調若不進行攻擊珍珠港的計劃,日本只有向中國投降了!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日本不產銅鐵石油,而這些都是重要的戰爭資源,就算戰無不勝,資源也要消耗掉!在現代以槍砲為主的戰爭中,任何強大的軍隊在沒有補給下,都只會成為強弩之末。日本在抗戰初期聲勢凌厲,乃是因為背後有美國支持,美國當年向日本出售銅鐵石油發戰爭財,日本卻不能在三個月戰勝中國,戰事拖長,人力物力耗盡,經濟崩潰,美國在此時就撤資,轉向中國出售物資,還凍結日本在美國資產,日本已陷絕路,還被迫債,不發瘋才怪!這也解釋山本要放手一搏!


再細說日本的以戰養戰實況。日本在1940年經濟面臨崩潰,需要的除了是人力外,重要的是資源,以及軍費!日本攻擊亞洲各國,均是有計劃的資源掠奪。日本攻擊馬來半島、印尼、香港等地,為的是資源。當年馬來半島盛產橡膠與鍚料,當年全球四分三的橡膠、一半的鍚材都來自馬來半島!印尼產石油、香港則是有「錢」!當年因為英倫銀行保証港幣十充兌換現銀,所以就算匯豐銀行無了,香港政府倒了,港幣仍是省港澳流通的貨幣,所以日軍發行軍票強行換兌港幣,就是以無償的紙幣來掠奪香港的資金!所以也只有香港才有軍票此事,其他被日軍佔領的地點就沒有軍票問題,因為印尼南亞等地,貨幣只有使用價值而無實際價值,所以日軍在這些地點發行軍票,人民也沒有損失!廢紙換廢紙,兩不相欠!不過軍票在香港,就是以廢紙奪去港人的真金白銀,和搶有何分別,賊呀!事實上日本在亞洲掠奪了許多資金,包括佔領地的金銀財富、名畫珍藏與外幣等(新加坡有不少洋人做生產,他們會有英磅法朗美元等),戰後這些資金都蒸發了,謠傳有甚麼山下寶藏卻一直無人找到,事實是這些資金早給日本人填軍費啦!那會找到?


其實整個以戰養戰的重點在攻擊馬來半島!日本當年在中國戰場兵力已見頂,卻要湊些兵力來攻擊亞洲各地。攻擊馬來半島是日本第25軍,編有四個師之譜,而攻擊菲律賓的第14軍就兵力最弱,只有一師一旅,比美菲守軍還要小,因為菲律賓不具經濟力以戰養戰,旨在拖垮美軍。從兵力分配見馬來戰役之重要性,連山下奉文都要出動!山下雖為日本陸軍大學首席秀才,不過因為涉及二二六政變,為日皇猜疑,到1940年山下仍是中將師長(大阪第4師團長,那個不打仗的第4師),不過此時用人急切,馬來半島志在必得,叛臣也要掌帥印啦!那年代還沒有塑膠這玩藝兒,所有防水物料都要用橡膠!日本得馬來半島才可以打多四年!


不過要承認日本在1940年實已戰敗也很困難!因為如說席捲亞洲的日本是連中國軍隊都打不敗的殘兵敗將,卻可以把英美軍隊打得丟盔棄甲、全軍覆沒,那麼老美英夷的面子該那裡放?為了洋人面子,就不能說國民黨在抗戰的表現與貢獻,洋奴心態!可憐!


於2009-05-01 01:04:01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4300086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