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印度軍守香港

有問:「三年零八個月的印度軍.印度軍有否逃走去中國?」




查二戰時英軍在香港守備部隊中,印度藉軍隊就只有兩個營,分別為:


1. 第七印度羅介普團第五營 5th Battalion, 7th Rajput Regiment


2. 第十四印度彭加普團第二營 2nd Battalion, 14th Punjab Regiment


上述資料抄自這個知識: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31102178,自已可以看的。


開戰當日(12月8日)印度兩營分別負責駐守「醉酒灣防線」的中段及東段。12月11日下午12時30分,守軍司令莫德庇少將下令守軍撤至港島防守,東段守軍羅介普營受命拖延日軍推進,至13日拂曉全數撒至港島,整個撒軍行動守軍損失不算嚴重。


撤至港島之英軍重整,分為東、西兩旅分擔港島區的防務。羅介普營歸東旅指揮,彭加普營歸西旅指揮。12月18日晚上日軍登上筲簊灣一帶,擊潰守備筲簊灣的羅介普營,東旅旅長華理斯准將下令反攻,不過失敗,東旅被迫向赤柱方向撤退。19日上午西旅於黃泥涌峽的指揮部為日軍襲擊,西旅旅長羅遜准將及幕僚全數陣亡,西旅指揮亦陷入癱瘓。20日華理斯准將下令彭加普營一連向香港仔東進,以便打通港島南部,不過並未成功。日軍與英軍僵持在金馬倫山、灣仔峽、馬已仙峽道等據點。21日日軍重砲聯隊及野戰炮聯隊登陸參戰,成功切斷東、西旅之聯繫。英軍東旅沿大潭峽向黃泥涌峽反攻,在白筆山、蓮花井山與日軍激戰,不過並未成功。至22日,金馬倫山、淺水灣酒店相繼失守,23日晨東旅在赤柱半島及馬坑山反攻,而殘餘的彭加普營仍固守禮頓山據點。24日下午日軍攻擊填柱英軍最後防線。至25日下午,守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報告守軍已缺乏彈藥火炮,糧水已斷,無力再戰,楊慕琦港督就只有扯白旗了。結束香港18天的戰事。


整理這段香港18日戰事,目的是想說明,英軍當時已是全力固守香港,亦付出不少軍人代價,而不是一般妁為的英國一早就放棄守香港,只是軍力不濟而已。而總計香港18天保衛戰中,印度藉軍人傷亡及被俘人數共有3,829人,基本上印度兵不是在香港戰役中戰死,就已被俘,關在戰俘營中,所以理論上應沒有印度兵逃走到!亦未找到有關印度逃兵的記載。而英國人有走得出香港的人就少數啦。據當時紀錄,楊慕琦港督投降前,中國駐港領導抗日工作的最高負責人陳策將軍,當時向英軍借用了兩艘魚雷快艇,實行冒險突圍,而港方一些軍政人員十多人,包括戰後出任華民政務司的麥道軻亦有隨隊出發,25日下午4時,兩艘快艇由香港仔鴨利洲衝出,以最高速駛向大鵬灣,中途日軍截擊,其中一艘受創沈沒,船上人員泅水逃生,最後成功逃到中國。下午5時楊慕琦港督正式投降,所有歐籍人士,不論軍民,一律送入集中營。所以逃得出來歐藉人士,想信只得這一批人了。



於2007-07-04 00:20:20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7030421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