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二戰時英軍在香港守備部隊中,印度藉軍隊就只有兩個營,分別為:
1. 第七印度羅介普團第五營 5th Battalion, 7th Rajput Regiment
2. 第十四印度彭加普團第二營 2nd Battalion, 14th Punjab Regiment
『當時香港的防衛實力,全港總計12,000人左右,其中步兵六營5,600人、炮兵連2,500人、工兵野戰連500人,由平民組成的義勇軍約1,720人(英、印、華人組成)。英軍約2,680人、印度軍約3,350人、華人部隊約750人。守軍分作兩旅,每旅主力有三營人:一旅駐守新界,一旅守港島。駐新界的三營是蘇格蘭營、印度彭加普營和羅介普營,由華里斯准將指揮,稱“大陸兵團”。駐港島的是米杜息兵團、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部隊和加拿大步兵部隊,由羅遜指揮,稱“香島兵團”。』
總計香港18天保衛戰中,印度藉軍人傷亡及被俘人數共有3,829人,基本上印度兵不是在香港戰役中戰死,就已被俘,關在戰俘營中,所以理論上應沒有印度兵逃走到!事實上當年印度藉軍人在大英帝國軍隊中有點不穩定的情況,仍源於印度的民族主義與獨立運動所致;不過在香港保衛戰中,印度兵的表現都很老實。所以印度兵當年就沒有「一見到敵人就逃跑,由粉嶺軍營駕駛軍車到尖沙咀碼頭,再坐船到中環,再坐車到香港仔」,事實可以看看當年的香港保衛戰的經過:
『1941年12月8日早上約8時30分,日本轟炸機12架襲擊啟德機場;陸軍以先遣部隊(包括工兵及步兵)為首,渡過深圳河進入新界,開始了對香港的攻擊。日軍3個步兵聯隊分成左、右及迂迥隊,在8日正午正式攻入新界。守軍工兵連一面撤退,一面破壞道路及橋樑,以增加日軍南下的困難。不過至當天黃昏,日軍已進佔大埔一帶。9日日軍開進大帽山一帶,晚上日軍第228聯隊派出150名士兵自孖指徑山坡夜襲城門碉堡,10日凌晨1時攻佔陣地,殲滅駐守的皇家蘇格蘭團一個排共三十名士兵。11日上午日軍已佔領金山陣地,東面亦進至大老山。守軍指揮官莫德庇少將為保持實力,決心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隊撤回港島。命令當天12時30分下達,東段守軍羅介普營受命拖延日軍推進,至13日拂曉全數撒至港島,整個撒軍行動守軍損失不算嚴重。』
節錄自「香港戰地指南」一書第34頁。
節錄自「香港戰地指南」一書第35頁。
節錄自「香港戰地指南」一書第34頁。
網絡上找到的圖片。
節錄自「香港戰地指南」一書第37頁。
所以印度兵的撤退,是奉命而行,撤的還包括所有在九龍新界的守軍,而在撤退其間印度兵還負責掩護大軍撤到港島重建防線。
至於英軍當年匆匆從九龍撤軍,棄守城門碉堡及醉酒灣防線,許多論點都說是新界無險可守、英軍早就放棄防衛香港等,真是膠論一大堆!新界無險可守?醉酒灣防線就是英國重金構建的優質防禦設施!醉酒灣防線於1935年興建,1936年建成,全長十八公里,防線上修築了不少碉堡、機槍陣地、戰壕、地道、掩蔽體和座標石等防禦工事,醉酒灣防線的戰略理念乃是建構於一次大戰的地道防禦戰術,是當年陸戰的主導思想。至於英軍若是一心放棄防衛香港,就應該早將駐軍全撤離香港,英軍在歐洲戰場損失慘重,又怎會隨便浪費兵力?其實英軍棄守九龍新界,實源於英日同盟關係,這點又有誰論述過?
查《英日同盟條約》於1902年 1月30日簽訂,當年簽約的原因是英國為要抗衡俄國在遠東的威脅!之後英日同盟條約失效,實因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國條約簽訂,即是原來英美法日自1921年代已是同盟國!1917年俄國變了蘇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一直敵視資本主義與英法美帝國主義,日本早與俄國結怨,扶植日本抗衡蘇聯仍理所當然。30年代中國為了抗日而與德國加強軍事合作,納粹主義在中國興起,英國也要靠日本以抗衡!事實上日本在亞洲是海軍強國,若英國要防日本,理應加強海防才對,興建醉酒灣陸上防線就是於理不合!因為日軍打中國都是1937年才有的,在之前香港北面根本無日軍,重金建防線豈非浪費?難道英國當年就有「生神仙」,一早預知1937年日本會打中國,1938年會佔領廣州,所以早在1935年建防線以防範日軍會由深圳攻來?不過到現時都未見過有生神仙喎!哈!哈!
所以英國在香港興建醉酒灣防線,實際是防禦納粹化的中國軍隊收回香港!既然防線興建目的為防範中國,自然不會用華工興建,歐洲人的體質不適合在酷熱的香港天氣下做勞動,所以興建防線的工作自然由日本人來做。日本若曾參與興建防線,自有機會知道防線位置,不過1936年英日關係密切,英國人很難知道日本會否處心積累,在參與興建防線時暗地繪了防線地圖及收集防線資料。總歸當年英日應未想過會開戰,故英軍只有放一個排在防線的指揮部城門碉堡做試探,若日軍沒發現防線防禦設施位置、越過防線,或是進攻時只攻擊一些防禦設施,即是日軍並未洞悉防線虛實;若日軍攻擊防線成功,即是日軍已掌握防線資料,防線已無防衛價值,英軍就要放棄防線。事實上日軍一發動攻擊,就打防線的指揮所,一舉癱瘓防線的防禦能力,就可見日軍對如何攻陷防線都瞭如指掌!而且日軍可以摸黑偷襲防線重點的指揮部,就可見日軍已清楚防線設施的位置,試想黑夜的荒山野嶺,如何找到目標地點?城門碉堡是防線重點,位置隱閉才有防衛作用,現時也不容易找到,若不知位置又如何找到?更要在黑夜中!你估日軍是神仙呀!
總結而言,當年香港淪陷,仍因英日曾有密切關係,日本對英軍的作戰方式與防務都很瞭解,才能以殘兵敗將擊敗英軍。試想英國當年扶植日本,最後養虎為患,被日本反咬一口。日本侵華四年,乃打不敗中國軍隊,日軍兵力已陷困境,卻可把英軍打敗,英夷的面子該那裡放?為了洋人面子,歷史自要重新寫過,不明箇中玄機者就只有做冤大頭了!
於2009-08-28 23:08:50知識+ 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82300836
後記:收到網友LENIN(原來又名千年妖童,與本人筆名"老作家"都是靠"老"搵食,哈!哈!)建議「copy埋"走為上著"的補充」,又好,不過未"copy"前再加些網上找到的資料,加料如下:
日本第一艦隊旗艦【長門號】訪港
原文如此:
『長門號遠航香港
1928年4月9日,以長門為首,並與戰艦陸奧、扶桑、輕巡洋艦天龍及16隻驅逐艦組成的日本艦隊遠航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基地香港,由加藤寛治大將指揮,而長門艦長是松下薰大佐。艦隊到達香港水域後從維多利亞港東邊鯉魚門航道入港,其目的是作親善訪問。其間曾開放給香港市民上艦參觀,而各艦部份乘員由英軍作嚮導,到香港市內(如灣仔)及其他地方觀光。長門及其艦隊在香港共逗留五日,在4月14日離開。
該次是長門艦歷中唯一一次外遊。』
有相睇:
在圖中的大型艦,由左起的是日本戰艦陸奧(打直),之後是日本輕巡洋艦天龍(陸奧右方3支煙囪者),接著是英國航空母艦競技神,最後是日本戰艦扶桑(最右)。而其他的小型艦是日本驅逐艦群。至於長門號由於艦型過大,所以停泊於堅尼地城(今青洲對出)
在網絡上找到的相片
由此可見二戰前英日軍事合作的情況!日本早在二戰前以海軍稱霸亞洲,英國軍方不是盲了眼吧,日本艦隊大搖大擺來香港打秋風,英軍總不會不知道日本海軍的實力。英國在香港防務若以預防日本為藍本,自應加強海防,而非在陸上掘地道建碉堡!事實上自1906年日俄戰爭後,英國就開始撤除香港的海防大砲,連砲台也放棄,可見英軍不是增強海防,而是逐漸縮減香港海防的規模!道理很簡單,日本海軍在亞洲稱強,英日同盟,香港海防全務自可歸功於日本,又那用皇家海軍勞師動眾遠來亞洲守香港?
copy網友LENIN整理"走為上著"的補充資料:
『日軍進攻香港時早已完全瞭解醉酒灣防線的防務,英軍再固守防線等同自殺!量英軍統帥也不會如此笨來犧牲部下!
英軍退守香港,實是英明之選。因為英軍在港島重建防線,這些防線其實是英軍在廿世紀初已放棄使用的許多防禦據點,如黃泥涌峽、聶高信山等軍事設施。英日同盟始於廿世紀初,當年日軍若真的處心積累收集英軍防務資料,也不會對已放棄的軍事設施起眼!自然不會有資料。
英軍重用這些設施,就出符日軍意料之外。日軍對這些已放棄的防禦據點位置不清楚,進攻起來自然吃力。「黃泥涌峽道戰役」是大日本戰史中一場有名的戰役,因為在此役日軍傷亡過千!當年日軍兵力已很緊張,因為許多部隊都在中國戰場消耗掉,駐廣州的陸軍第23軍也只能在第38師中湊出三個聯隊來打香港,一場戰鬥就打掉半個聯隊,就真是虧大本啦!
「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出奇制勝!英軍重建防線,集中兵力固守港島,出符日軍所收集的情報之外,也反制日軍瞭解英軍防務的優勢,日軍才在黃泥涌峽著了道兒!所以英軍撤守九龍新界,就不是「腳底抹油」、一心想溜!而是出奇制勝之道,也就是36計中的「走為上」真正意思。只可惜英軍兵力單薄,打了18天彈藥糧水耗盡,港督楊慕琦才下令投降。投降令下達之際,米杜息營乃在堅守禮頓山,頂著日軍在銅鑼灣一帶的攻勢,英軍放下武器時也不很服氣。香港18天保衛戰中,英軍其實已盡全力! 』
節錄自千年年妖童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leninwong/index?l=f&id=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