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香港古代教育

有問:「香港古代教育同現今教育有咩唔同?」




請問你指古代是那個年代,一百年前定一千年前呢?唔係好難比較的。

不如我試下分過不同時期比較一下,會比較容易明。我就分香港教育為三個時期,分別是香港開埠前、開埠後同97年回歸後。而分為幾點:

1. 教育政策:
香港開埠前並無明確之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沿襲清廷,以科舉教試為目的,教育內容亦以考科舉之八股文為主,並無固定修業年期。而香港開埠後教育政策亦不大明確,到了70年代才推行9年強迫教育,目的為提供普及教育,消除文盲。而97年後則改為9年基礎及普及教育,目的是培養高質素之公民。


2.教學語言:
香港開埠前仍是華人社區,教學語言為華文華語。開埠後以推行英國式教育,以英語為主,華語不受接納,至70年代推動中文運動,中文才開始接受為教學語言。97年後則以母語教學為主流,兩文(中文、英文)三語(廣東話、英語、普通話)都會應用在教學上。


3.教學地點:
香港開埠前以私人辦學及講學為主,地點多為鄉村祠堂或書室為主,現存新界仍有多間祠堂書室例如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仁敦岡書室、聖軒公家塾、若虛書室、覲廷書室、述卿書室及清署軒。 開埠後私塾書室之外,政府亦陸續建立官立學校,或者資助教會及福利機構辦學,戰後亦有私立學校及補習社等教學機構出現。97年後官立、資助及直資學校為現時主要提供教育的場地。


4.政府教育部門:
開埠前香港無一專責之教育部門,而歸寶安縣政府管理。戰後由教育司署負責,現時就由教育統籌委員會負責製訂教育政策。


於2006-10-25 14:59:26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10230244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