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艦炮主義沒落

有問:「請問航空母艦的出現為什麼把「大炮巨艦主意」消滅了?」




大炮巨艦主義,亦可稱為艦炮主義。是廿世紀列強各國的海軍發展主流。其主體戰術思想是建造巨大的戰鬥艦,艦身裝甲厚,擁有防水倉,裝備12至14英吋主艦,火力強大,又不容易被打沉,是炮術戰的主角。一戰時已流行戰鬥艦互相駁火的場面,各國水兵軍官都認為艦炮戰主宰一切海戰,二戰初期艦炮戰仍是海戰主流,有名的追擊俾斯麥號就是了。不過二戰中期,艦炮戰突然無疾而終,二戰後更沒有國家再建造重型戰艦,實仍航空戰興起之故,艦炮主義就要靠邊站,為歷史所淘汰了。


而事實上將艦炮主義淘汰的,實是二戰中的兩場海戰,一是眾所周知的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另一戰則是小人注意的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艦被擊沉,兩次海戰加起來就葬送了艦炮主義。此兩戰影響如何,就要吹下水,介紹一吓啦!


珍珠港戰役,如何打就不談,最主要是看看戰果。珍珠港一役,美國太平洋艦隊全癱瘓,而傷亡更勁超一戰美國海軍總人數,共2,403人陣亡。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總計有5艘戰艦被擊沉、3艘戰艦受損、3艘巡洋艦被擊沉、3艘驅逐艦被擊沉、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受損、29架飛機被擊落。損失可為極為嚴重。不過日本損失就只是55名飛行員陣亡、5艘袖珍潛艇被擊沉、9名潛艇乘員陣亡、1名潛艇乘員被俘!日本只是付出64名人命加1人,來換美軍二千多人的性命!這因此美國海軍癱瘓了,美軍在亞洲的軍力就全線崩潰,連菲律賓都守不了,這都是拜航空攻擊所賜。


不過最終宣佈艦炮主義壽終正寢的,仍是在1941年12年10日下午2時45分。此時正是威爾斯親王號沉沒的時間。威爾斯親王號是英國皇家海軍最新銳的戰鬥艦。威爾斯親王號戰艦於1937年動工建造,1939年下水,1940年服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喬治五世級的最新戰艦之一。該艦最大長度227米,滿載排水量為43,000噸,航速28節,裝有兩座四聯裝360毫米主炮和一座雙聯裝360毫米主炮,同時還裝有多門防空炮和兩架偵察機。舷裝甲厚度381毫米,主甲板裝甲厚152毫米。尤其是該艦的抗沉設計精良,整個艦體分成23個主水密隔艙,被稱為「不沉之艦」。不過號稱不沉之艦,最終效不過日本海軍航空部隊的攻擊,在中了七枚魚雷後,火藥庫爆炸,在海面上只撐了30幾分鐘就沉得無影無縱。


自此以後,各國海軍都認為大型戰鬥艦在沒有航空兵力掩護下,就不能出航,出航也只是送死的多。戰鬥艦既要航空母艦掩護出航,倒不如索性建造航空母艦,以母艦作為艦隊的旗艦來得實用化算。所以二戰期間,就已沒有幾多個海軍將領主張建造重型戰艦,二戰後更消聲匿跡。僅美國海軍仍在二戰時仍有建造依愛華級戰鬥艦,共造了四艘,為艦炮主義留個見証好了。



威爾斯親王號,為艦炮主義拷起喪鐘之作也!

 補充資料:
英國皇家海軍擊沉KMS Bismarck,不能算是決定艦炮主義終結的一戰,因為此戰發生在1941年5月,KMS Bismarck被擊沉後美國海國仍以戰鬥艦為艦隊主力,而日本海軍也以攻擊戰鬥艦為首要目標,可見直至1941年12月前,海軍強國仍以戰鬥艦為主導。

其實運用海軍航空戰力作攻擊者,最早也不是擊沉KMS Bismarck,而是早在1940年11月11日,英國皇家海軍「光榮」號派出21架劍魚式戰機出擊義大利海軍基地大蘭多。此役義大利海軍三艘戰鬥艦被魚雷擊中,卡伏爾號其後沉沒,利托里奧號及杜里奧號受損,另有一艘巡洋艦及一艘驅逐艦受損,皇家海軍只損失了兩架戰機。不過指揮是役的康寧漢上將只視此一次航空攻擊為「歷史上軍力節約使用的最好實例」。而史家亦多視之為英軍得以維持地中海控制權的一戰,多於重視航空兵力之威力。當然在大家都視此戰只是眾多海戰之一,不過遠在東方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一海軍上將就後重視此一戰例,可以說英國海軍攻擊大蘭多是啟發珍珠港戰役發生的前哨前,多於決定艦炮主義終結。

回說擊沉KMS Bismarck,其實此戰海軍攻擊機的功勞最大,因為KMS Bismarck逃不脫英艦的圍攻,全賴英軍「皇家方舟」號的攻擊機有一枚魚雷打中KMS Bismarck的一個倉區,使KMS Bismarck速度大減,最終為趕來圍攻的英艦追上,由於KMS Bismarck最終都是由傳統的艦炮打沉,海軍航空兵的功勞就被急略了。

所以到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戰役,海軍航空兵的壓倒性戰力才震撼海軍界。不過那時仍有人質疑航空攻擊的威力,因為珍珠港是一場打定靶的攻擊,而且當時美軍也不在戰備狀態。大蘭多海軍基地的戰果也是在相近的情況下打的。不過要擊沉在戰備狀態下移植的艦隻,戰機能否勝任仍是未知之數。不過三日後威爾斯親王號沉沒,就証明戰機不止定靶可以打,移動中的戰艦也一樣照擊沉如儀,艦炮主義就真是無話可說了!



再補充一點:
其實近代戰中,第一次對艦攻擊的,原來也不是英國皇家海軍攻擊義大利海軍基地大蘭多,應該是中國空軍在1937年8月上海戰役攻擊日本海軍戰艦才是。自己研究近代戰史多年,竟忽略了是次戰役,真是該打!不過忽略了的原因,主要是這是空軍對艦攻擊之戰,而非海軍航空兵對艦攻擊,而且無甚戰果,對炮艦主義影響不大,寫出來有點離題!不過事實上中國空軍在航空作戰上可說是個先驅者,只是近代懦夫太多,沒勇氣承認當年國民黨在抗戰時的努力,故仍想佔個空間寫事實出來。


當年參戰的中國空軍有第2、4、6及第9大隊的機組。第2大隊是輕轟炸機,裝備諾斯洛浦伽瑪2E單發輕轟炸機,8月19日第2大隊飛行員沈崇誨用座機撞日艦用的就是2E型了。第4大隊用的是霍克型單發驅逐機,因是驅逐機,載重量有限,當年主要是掛50-100公斤炸彈。第6大隊用的是可塞機,原是偵察機,因速度比不上日艦的戰鬥機,故主要擔任夜間轟炸任務,當年連雷達及無線電設備都未發明,中國空軍就已率先進行夜間轟炸,而且還進行了一段頗長時間!第9大隊用的是A-12許來克對地攻擊機,是航空史上首批裝備的對地攻擊機組,因此連掛彈的彈架也是專用的,當年因為開戰倉促,專用炸彈趕不上來,許來克戰機就只能用機槍來攻擊日艦,結果18架戰機損傷慘重!


基本上中國空軍以防空及對地轟炸為主,對艦攻擊是門外漢,加上當年也沒有甚麼對艦攻擊的設備,在高空單靠飛行員經驗投彈,要投中狹窄船身及移動中之戰艦難度可想而知,雖然中國空軍曾宣傳重創日艦出雲號,不過日方記錄是出雲並未中彈!其實當年的航空設備有限,因為和平時期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各國用於維持常規裝備的經費已很緊拙,航空裝備是新武器,自沒有那麼多資金來研發。所以當年中國空軍雖擁有很多軍機,不過戰果有限,在於抗戰打得大早,就不應以成敗來論英雄!



於2008-04-09 21:18:14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4080247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