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點解蔣介石可以打贏北伐同中原大戰,但竟然輸畀中共?」
其實講開北伐同國共內戰,看官又有多小人知道實情呢?不如等我來吹下水,等你們知多點啦!
好多人都以為北伐戰是蔣介石的功勞,其實不是,實際是共產黨的貢獻。北伐戰固然使蔣介石成名,不過蔣先生的軍事能力其實是好有限的,他出身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的是初級軍官指揮的技量,所以臨場指揮,蔣先生是駕輕就熟,不過講到大軍團的指揮,及現代的軍事作戰方式,蔣先生仍是不夠班的,是不夠現代化的。此言不是劣評蔣介石,其實蔣先生是個值得敬重的人物,他行伍出身,不過不只是想擁兵自重,而有志攪軍政統一,要將中國由各路英雄割據的時代,攪到軍政統一,還要來舍現代化之餘,仲要將中國由落後變為富強,其志不少,不過又不如中國人般只講不做,真的苦幹到底的人呀!
就以北伐戰而言,沒有蔣先生是不行的。因為當時革命軍各路英雄雲集,實際是雜排軍一團,各軍互不認識,互不從屬,作戰時只會各自為戰,一盆散沙,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而各軍編制五花八門,有些自稱有一團兵力,實際就連一個營都不足,有些號稱軍,就只得幾個旅團湊在一起,這樣的部隊,你說怎樣打?
所以,當時蔣介石就攪革命軍整編,當時不能說是老蔣私心,如果老蔣當時有私心,就根本不用攪整編,將這些雜排隊伍送上前線耗掉了不是更有利自己嗎?反正那些部隊都不是蔣氏嫡系。但當時蔣介石是沒有分派系的,是按各軍按固定員額編組,多出的員額撥入其他部隊,不足人數就補足,不分廣東、廣西、湖南的那個將官的名下,一視同仁,那有這樣公正的奸人?而且還攪軍校,好多人以為黃埔軍校的成立,是蔣介石建立私人部隊的目的,如果是就應該攪支軍隊出來,而不是攪軍校,軍校只訓練軍官,沒有士兵是不成軍的。而軍官的去留,就沒有一定,而是按實際分派工作的,所以就根本沒有自己友不自己友的情況。而且軍校教出的軍官,當派到其他部隊工作,在當時爭雄的歲月,軍隊叛服無常,這些部隊都有機會成為敵人,那有為敵人訓練軍隊的道理?
軍校本身是一間軍事學院,而不是一支軍隊,所以受訓的人都來自各方面,就以中央軍校(即是黃埔軍校的正式名稱)第三期、四期、五期、六期入伍生總隊第二隊、廣西分校一期及二期為例,都是以共產黨員為主的。所以如果說黃埔建軍校是一已私利,得益的就只有中國共產黨,即是只達到滿足共產黨一已私利的目的啦!
說遠了,還是講回北伐啦。當年北伐主戰場,不是蔣介石指揮的,當時蔣介石主要指揮第一軍為主的部隊,在福建牽制北軍軍隊的側翼,是為東路軍。而主戰場是在中路的湖南,主打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其實第四軍是一個值得歌頌的部隊,她亦是廣東人的驕傲,因為四軍是由廣東第一師擴編出來的部隊,領導層就由前總統府追隨孫中山的衛隊軍官接手,而低級軍官就由中央軍校三期及後畢業的軍官來當,所以四軍可以說是國民黨及共產黨共同成立的黨軍。而四軍的戰蹟殊不簡單,先攻入湖南,再擊敗湖北督軍蕭耀南將軍統領的24師,再直打上河南,鄭州會戰,東北軍精銳第一及第三軍團嚴陣以待,全賴一班不怕死的廣東老鄉,衝破東北軍的密習砲火,攻入鄭州城,使東北軍當時的指揮官張學良,成了第一代的逃跑將軍。四軍一戰成名,被稱為鐵軍,而四軍十二師師長張發奎將軍,更被譽為善打硬仗的好漢。不過四軍雖有鐵軍之名,卻在近代史上沒名沒了,都是因為歷史成為政治服務之故。四軍不是系出蔣門,而且張發奎以支持汪精衛改組派為主,與蔣先生對著幹,後來國民黨改組派煙滅,汪精衛更做了漢奸,所以前塵功蹟,就沒人提啦。
至於共產黨更不在話下,因為共軍最早部隊,都是來自第四軍的,基本上中共黨史講的八一建軍,其實那來建軍呀?還不是一場兵變,中共將第四軍的共產黨員拉出來,就成了南昌事件,結果就攪跨了第四軍,四軍跨了,武漢國民黨就無武力與南京國民黨為敵,結果就是南昌事件反而幫了共產黨的最大敵人蔣介石,使蔣先生可以吃掉武漢政府,改組派就落得靠邊站。而且中共黨史都說蔣先生破壞國共合作,但四軍的瓦解,就是中共破壞國共合作的結果,說到底率先破壞國共合作的,還不是中國共產黨自己,這樣的胡塗賬,不提也吧!
不過北伐戰得以成功,亦有賴蘇聯提供的軍火及軍費,這是國共合作的成果,不能單算在蔣先生一人身上。但歸根到底,沒有蔣先生的胸襟,公平整編各軍,而且還訓練軍官,使各軍在統一的戰術及互相認識合作的情形下作戰,使戰鬥力提昇,如果不是這樣,就算有武器不絕供應,都是當義務武器輸送隊而已。
到中原大戰時,蔣介石戰勝,有賴中央軍戰鬥力強橫,能打硬仗,但都是與第二、三集團軍打個平手。戰勝實際得力於張學良支持南京政府,反對擴大會議,使北方軍團內部出現矛盾,蔣介石的中央軍才能戰勝,不過傷亡頗大。而蔣介石當時,亦都有依賴情報收集及金錢收買北方軍隊變節而成的,可以說是銀彈勝子彈之餘,還要用到謀略策反等計,好在當時蔣介石坐擁華東地盤,是當時中國最富庶的地方,財源不絕,所以謂銀彈之下,壯士都無顏啦!
到了國共內戰時,蔣介石雖然處於上風,不過軍隊就經歷了八年抗戰,可以說是兵疲將寡,可以有多大戰鬥力呢?而共產黨就偏安西北,秘密練兵,索性作壁上英雄,理你死人。「鷸蚌雙爭,漁人得利」的道理難道大家都不懂嗎?所以不能單以成敗論英雄,打勝了就算用過的手段卑鄙,都可以成了正義化身,打敗了就算多英勇,都是狗熊一個,這好多時是中國人的歷史觀,其實幾可憐。
所以,就以蔣介石的成就,在軍政整理及統一上,他的成就是無人能及的,不過在戰鬥指揮上,就前線指揮可以說是非常稱職,但到大規模的策略指揮,蔣介石都是有謀略的人,但不一定手到拿來,有時要靠點運氣及財力。不過性格梗直終是其敢命傷,所以歷來蔣氏盟兄不少,但合作的人又好快成為對頭,都怪蔣介石不太圓滑,常擇善固執,得罪人多,盟友離合無常,使當時政局亦起跌無常,大壞經濟,而管經濟又是蔣先生的弱項,經濟政治不穩,徒有軍力,只是大而無當,更何況軍隊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堅固,這種情況,又豈可與北伐時期相比呢。
於2006-12-21 13:53:52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121303460
速評2013通識卷二
1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