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國民革命軍ge編制...」
各位朋友,又是小弟老作家出場來吹水的時候啦。因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軍隊走向制度化的開始,是一個里程碑。但坊間流傳的版本,就只有第幾軍第幾軍,就是誰都知初期共編納8個軍,但詳細情況又有多少人清楚,所以就要出來澄清一下,好讓當年有份付出血汗的無名英雄,不會沒名沒了。
當年(1926年)國軍編組,先後共建成8個軍,以軍為最高部隊單位,其實是仿照蘇聯軍隊的編制的。當年每軍轄三個師,每師轄三個團,每團轄三個營,每營轄三個連,每連轄三個排,每排由三個班組成,班下設伍,共六個,二人為一伍,故每班共十二人。而由班至軍,均為三三制。每班設正副班長,故一班實十四人。而每排就42人,加正副排長共44人,一連就有132人,加正副連長,共134人,一營就402人加正副營長為404人,一團就有1,212人,加正副團長為1214人。而一師則有3,717人,因為師部另有參謀及政工人員。而軍就有11,151人,其中官佐為768人。數字清楚嗎?
當年國軍編組,先廢除了粵軍、湘軍及滇軍等番號,代以數字為番號,分別編為第1至第5軍。1926年1月、3月及6月,又相繼編成第6、7、8三個軍,就完成北伐前第一次大編組。不過之後國軍其實是再有幾次編組,過程複雜,限於編幅,所以就只能簡略介紹,如對各番號想知詳情,請電郵給我,再為閣下查証。
言歸正傳,國軍第二次編組,主要是在1927年春,那時國軍剛打完鄭州會戰,聲名顯赫,武漢國民政府擬定第二期北伐,將北伐軍編為第1集團軍,下豁4個方面軍及1個預備總隊,同年4月6日,武漢政府任名馮玉祥為第2集團軍司令,所部編為集團軍轄下共7個方面軍。4月11日,閻石山亦宣佈歸入國民革命軍行列,將所部晉綏聯軍共9個軍,都編成第3集團軍,6月15日唐生智就任第4集團軍司令。但期間經過武漢政府東征南京政府,之後南昌事件,國軍其實陷入互相攻伐的困境,之後寧漢復合,國軍4個集團軍,都歸蔣介石指揮,國軍雖名義上統一,新政府在南京成立,但4個集團軍的編制,都是維持原來各部隊的員額,基本上變動不大,所以就各盡不同,難以一一盡述,只是第1集團軍,就成了中央軍了。
北伐戰既結束,蔣介石就開始整頓中國軍政,因為當時中國軍隊,總計200餘萬,單軍費開支,一年就要3億元,而當時中國全年國家收入,就只有4億,軍費竟佔了全國收入四分之三,離唔離譜,所以蔣介石要裁軍,可不是只為自己著想。當時編組計劃,預算維持65個師及騎兵第部隊,約有80萬人,而4個集團軍就各有約12個師,所以大家會否覺得有偏私?但當時各集團軍司令,就不大接受裁軍方案,最後演成中原大兵變,中央軍與第2、3集團軍在華北開戰,最後中央軍勝出,裁軍方案才能上馬。
中原大兵變後之國軍編組,是為第三次大編組,預計編成60個標準師,按1930年頒佈的兵役法,以甲種師編制編組,計一師轄三旅,每旅轄兩團,一師共六團,而師部另轄砲兵及騎兵各部,總人數接近一萬八千人,暫定三至四年內編組訓練完成,約分六至八期,每期編練六至十個師,不過當時已有番號的師,共計63個。而當時尚有東北軍、雲南四川新彊等地方部隊,以及地方保安團等,未有在編組之列,編制不詳。
在國軍第三次編組期間,蔣介石亦致力抗日,所以在1935年1月26日,召開全國軍事整理會議,會議目的,除對編訓中的六十個標準師,完成參謀作業外,還提出改編為整編師的計劃,是為國軍第四次編組。整編師是按德國陸軍師編制編組,一師轄兩旅,每旅轄兩團,一師四團外加一補充團,以及配置砲兵團、工兵營、通訊兵營、輜重兵營、衛生隊、特務連、化學排等部隊,人員就配砲山砲團就17,584人,配野砲團的就17,170人,不過整個整編師編組計劃,在完成十個師後,抗戰就爆發了,就沒法再編啦。所以各位看官,請問抗戰是否打得太遲?
順帶提一提,東北系軍隊,一直在國軍編組計劃之外,因為東北軍雖名義在南京政府之下,實際是聽令於張學良的。所以一直不受中央政府調度的東北軍,竟會在九一八事變時,堅持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覺得好攪笑咩!敢笑張學良不丈夫,敢做不敢認!
至於樓主想要的第5軍資料,就簡略介紹,第5軍原是廣東部隊的番號,國軍第三次編組時,取消軍的單位,一律編為師,就沒有再用了。之後就因為一二八時件,國軍參戰,將整編87及88師合編為第5軍,歸張治中將軍指揮,在閘北打日本仔。戰後後87及88師,又回復整編師番號。而整編87、88及36師(師長宋希濂),都是由教導第2師擴編出來的亦是國軍中最早接受德式裝備及戰術訓練的部隊,自一二八事件以來,是國軍中最早與日軍交戰的隊伍。不過在1937年的上海戰役中,三個師全毀於戰火,之後就沒有再重建起來。至於抗戰時的第5軍,其實是由南京裝甲團擴編的,轄榮譽第1師、新編22師及第200師。南京裝甲團,是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編有戰車營三個連,南京裝甲團在1937年參與上海戰役,蒙受了損失,就體會到戰車並不適合打巷戰,所以就整團撤下來,之後撤到湖南湘潭,擴編為第200師,之後編過突擊軍,最後編為第5軍。第5軍打過崑崙關戰役,大敗日軍板垣師(第5師團),之後成為中國遠征軍一部,出戰緬甸,所部新編22師退到印度之後,接受美式裝備,成為新編第6軍。
至於新38師,其出處更傳奇。新38師前身為稅警總團,並不是陸軍部隊,而等同海關。只是上海戰役,稅警總團掩護大軍後撤有功,其中兩團被陸軍接受,成立新38師。新38師亦為中國遠征軍一部,在緬甸戰役,史迪威棄軍而逃,成為第2代逃跑將軍後,置部隊於危陣不理,國軍指揮中斷,新38師撤至印度成為新編第1軍。
至於國軍其他部隊如整編74師、18軍、第8軍等,資料是有的,亦有國軍系統表,不過篇幅很長,樓主不如給電郵地址,我電郵給你好過。
於2007-01-09 00:25:54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10801380
速評2013通識卷二
1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