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兩軍在一個地方內點樣交戰?」
其實以前打仗(指的是民國以前的中國,不包括歐美西方嘛),主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混戰,一種是決鬥或稱決戰形式。其實這種分法,只是本人之想法,無咩學術根據,因為治中學歷史者,都喜歡研究有關政府的,即是朝代的治亂興衰,而且喜歡道德批評多於事實分析,所以對政治以外的事情,記載的少,分析就更少,那有那麼多參考資料,所以當我老作都無所謂啦!
其實以前打仗,是沒有明文規定只可以那樣打咁攪笑,所以都是一般習慣,亦即是客觀環境因素,亦即是軍隊的組成及指揮將領的素養。一般來說古代許多戰鬥,參戰的軍隊都會是由農民徵習組成的,所以在訓練及組織上,雙方都不會太好,所以這種情況,就多會打決戰,而且就會好有禮貌及規舉,即是你說的會先下戰書,約定那日那時決戰,大家就互相準備,到時出場,列隊排陣,排好陣勢之後,就由雙方各派出一名戰將,在兩軍之前,單打獨閙的決閙一番,誰打勝的可能就斬了打敗戰將,或將之擒拿,亦有放回的,讓對方再派另一將來應戰。決閙一番後,任何一方領軍的將帥覺得時機成熟,就會下令所有士兵衝殺,當然亦有嗚金收兵的,擇日再戰。
這種打法,看官當然覺得好戇居,不過試想如果參戰軍隊,都是臨時拉夫的農民,組織沒那麼好,打混戰會是如何光景?部隊不衝散才怪!更嚴重的是自己友打自己友,打到亂籠,到時就笑死街坊啦!所以為免混亂,就自然以列陣對疊,單打獨閙的決戰形式比較容易控制。當然,戰事拉長,臨時湊合的農民兵,有上戰場的經驗,就自然不會走散,就能成隊形,那時就會出現偷襲、伏擊的打法,就自然不會再下戰書,通知敵軍何時來攻打咁笨實啦!所以越遠古的年代,打仗就多數排陣決戰,也一定下戰書,甚至還要雙方列陣之後,不動手先動口,互相派戰將來一頓罵戰先,互數對方起兵之不是,不是正義之戰,以提高已方士氣。如三國戰時代,孔明陣上罵死王朗,就連打也省回,已分勝負。但之後的年代,就再不見這種情況,因為唐宋以後,都有較正規的軍隊,組織較好,不容易在混戰中亂隊,就不用講考那麼多規則了,就兵不厭詐,甚麼戰法也用上了。戰事形式的演變,亦隨時代演變而變的呀!
於2007-03-17 09:33:41知識+ 中發表,但無被選為最佳答案: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31602785
速評2013通識卷二
1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