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新界原居民的生活

有問:「請問新界原居民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清楚的是,新界原居民是有定義的,新界原居民是指1898年前已在新界存在的鄉村,只要父系源自這些鄉村的就是原居民。而根據地政署出版的「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新界認可鄉村名冊」,上面列出共有636條認可鄉村,而只有這些新界鄉村,才是原居民村,你可以參考有關的政策文件:http://heungyeekuk.o rg/009b.pdf。而來自原居民村的人士,才是新界原居民。所以可不是所有新界人都是原居民!


而新界原居民村有六百多條,分散在新界元朗、上水、大埔等區域,而西貢及離島都有原居民村。所以新界原居民,就不一定是一個族群,或由一個族群分支出來的。他們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年代又不同。例如原居民中有許多客家族群,他們最早是七百多年前由江西遷來新界定居的,例如錦田鄧氏便是,亦有因為戰亂而遷來的,如大埔林村的鍾姓族人,當年是追隨宋室來港,最後兵敗而遷至新界定居的。中國歷史上客家亦經過多次遷徙,明清年間,梅縣客家族就多次遷徙到新界定居。而清代海禁及取消海禁,都使部份廣東沿海居民遷來新界定居。因此新界原居民,其實同香港其他華人一樣,都是中國人之一,亦來自中國不同省份及姓氏,所以在語言、宗教、生活方式上,就與一般華人分別不大。有分別的是方言,部份新界原居民村說的方言是客家話,而有部份則是圍頭話(有說圍頭話就是客家話),當然亦有廣府話及潮洲話,而離島的原居民村許多是水上人,就自然用蛋家或鶴佬話啦!當然這些方言都是廣東方言系統,而應該沒有人視之為外語這麼攪笑嘛!


至於生活習慣,許多原居民村以前都保有原居民的生活習慣,仍會穿族群特有的服式,如客家圍村就會有客家裝,蛋家村就漁民服等,生活習慣就不能一概而論。而宗教信仰亦因此有不同,不過多數就以天后、洪聖爺、文武二君(孔子及關公)等為主要祟拜對象,亦有人拜楊侯、觀音等,而其中以天后最普及,不論水陸、圍村與水上,都有拜天后的(包括小弟),所以天后誕(農歷3月23日)就是原居民中很重要的節日,而另外就有打醮活動,好像長洲的太平清醮活動等,都是一年一度的,當然除了上水是六十年一醮之外;另外元朗區另有十年一大醮,就知者甚少啦。其他節日方面,基本上與一般華人分別不大,都是春節及春節二祭等,分別是形式及日期而已。


其實原居民都是香港人,亦是華人,不是外國人,生活習慣及文化差異不大,何需共融?共融對於族群來說,是指不同族群而言。而原居民只是華人族群中的一個支派,樓主不是當原居民是外國人咁攪笑嗎?


而且香港現有的原居民很少了,根本就不用再分原居民與非原居民!因為原居民早年以務農為生,漁民就捕魚為生。不過60年代大量泰國廉價米進入香港市場,米價下跌,原居民種稻米就生活困苦,許多都要棄耕,當年香港政府為了協助他們改善生計,就為他們做了工作証去英國及歐洲打工,主要是做餐館的。所以自60年代以來許多原居民都到外國工作,小弟早年在元朗讀中學,同學許多都不讀書,只學英語,因為早已決定到外國打工。97前香港社會不穩,更多原居民索性移民歐洲,在他鄉落藉,所以現時仍在香港生活的原居民是小了許多的呀!


原居民村中,以元朗上水一帶的圍村較為完整,所以圍村就有較強的獨特文化及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多是重男輕女,重視同村團結對外,互相幫助等。新界鄧氏是最大及最具歷史的原居民族群,亦最有名的,他們重視教育及祭祖等。其實是各處鄉村各處例,就難一概而論原居民了。


於2007-03-24 11:48:50知識+ 中發表: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32204435

沒有留言: